大连民主广场,广场中心纵横交错着几条轨道线。伴随着“咣当咣当”的声音,一辆车身红色、外表古旧的有轨电车缓缓驶来。这种老式电车过去只有在电影上见过,那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甚至更早前的光景。难道时光倒流了?就在恍若置身于梦境时,一辆红黄相间、车身靓丽的现代有轨电车,从另一个方向驶来。现代化的电车配置和穿着时尚的乘客,又把我们拉回到今日大连。或许,只有在大连,才能感受到古老与现代的擦肩而过。
有轨电车的历史要追溯到一百多年前。1907年,日本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筹划建设大连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1909年竣工通车,线路长度2.45公里。此后,有轨电车与大连共同经历了风雨洗礼,承载着这座城市的历史文脉。1946年,大连市政府从日本人手中接管“大连都市交通株式会社”,更名为“大连市交通公司”,相继修复多条有轨电车运行线路。1949年,市区有105辆有轨电车,日平均客运量15万多人次,承担着市内公交的主要任务。
大连人对老有轨电车有着很深的情结。2007年,大连对30年代生产的有轨电车进行改造,让老有轨电车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木质椅、车顶古朴的灯、古铜色的把手,还有驾驶员控制方向的操纵器,改造后的电车仍留存着许多过去的符号。
电车内的座椅上方挂着许多黑白老照片,乘客们从中可以读取到有轨电车的沧桑变化及其在大连交通史上担任的重要角色。1928年的一张老照片显示,当时“满铁”牌有轨电车的车身以颜色分级,白色电车专门让外国人乘坐,而中国人只能乘坐红色低级“劳工车”。如今,那个屈辱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有轨电车曾经有个传统,驾驶员全部是女司机。1948年,大连市交通公司举办了第一批电车女驾驶员学习班,从此,由女驾驶员驾驶电车的传统延续了几十年。现在,电车驾驶员的位子上多了一些帅小伙的身影。女司机的比例降至90%左右,且多为40岁左右的中年女性,但她们的飒爽英姿仍然是电车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随着大连轨道交通的发展,快轨、地铁异军突起,老有轨电车线路现在只剩下一条。但无论时代怎样变迁,老有轨电车仍然穿梭于大街小巷,成为城市最温暖的文化守护者。